強制平倉風險是合約交易中無法避免的,但通過合理的風險管理和策略,可以顯着完全降低這一風險。無論是新手還是有經驗的交易者,都應保持穩定,確保交易策略與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BitDa使用標記價格避免由於流動性不足或市場操縱而引起的強制平倉。
根據槓桿模式(逐倉/全倉)的不同,強制平倉的觸發效應也不同:
逐倉模式下的強制平倉
在逐倉模式下,當倉位的賬戶保證金比率≥100%(即保證金餘額等於或低於倉位維持保證金時),該倉位會觸發強制平倉。
逐倉模式下, 不同的倉位具有獨立的賬戶保證金比率,每個倉位是否觸發強平都是獨立判斷。
賬戶保證金比率 = 該倉位保證金餘額 / 該倉位維持保證金
注意,若用戶在逐倉模式下持有雙向倉位,雙邊倉位是獨立存在的,極端市場波動可能導致雙邊倉位分別被強平。
全倉模式下的強制平倉
在全倉槓桿模式下,所有倉位共用賬戶中的保證金,賬戶保證金比率是統一的。未實現盈虧會被計入總保證金餘額,當保證金比率≥100%時,強制平倉會被觸發。
全倉賬戶保證金比率 = 賬戶保證金餘額 / 賬戶總維持保證金
賬戶保證金餘額 = USDT餘額裏屬於全倉的錢 + 全倉未實現盈利總和
賬戶總維持保證金 = 全倉中所有倉位的維持保證金總和
強制平倉的具體流程
觸發條件: 當賬戶保證金比率 ≥100%時,系統將觸發強制平倉。
取消掛單: 系統將取消所有未成交的委託掛單(包括策略掛單)。
調整風險限額進行階梯式平倉:
系統會將合約倉位的風險限額調低一檔,系統會將超過限額部分的倉位進行強平處理。判斷是否停止強平:
階梯式平倉過程中會檢驗賬戶保證金比率是否下降至100%。如果下降,則強平停止;如果沒有下降,則繼續調低風險限額,重複該步驟,直到賬戶保證金比率下降至100%及以下,或倉位全部清空,則強平完成。
強制平倉注意事項
觸發強平之後系統會按照倉位的破產價格進行下單,關於破產價格的計算詳見:強平價格和破產價格。
觸發強平之後的兩種情況:
實際成交價格優於破產價格時,系統以市場價格成交,對剩餘的保證金進行清算,流程結束。
實際成交價格劣於破產價格時,如果標記價格破破產價格,則啓用保險基因和自動減倉(ADL)系統。
如果未突破,則鎖定倉位直到委託成交。
注意:破產價格下單不屬於強平流程,僅作爲強平中的因素設定。
2. 逐倉模式下,因爲每個倉位的保證金獨立計算,所以不存在強平合約順序選擇的;
而全倉模式下強平的下單順序是根據不同市場的流動性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
比如爆倉時刻賬戶上有多個市場的合約,強平系統會優先選擇其中流動性最好的合約,對賬戶上該合約的倉位開始進行強制平倉的處理。
如果該市場的倉位被清空後賬戶保證金比率仍然沒有回到100%及以下,則選擇下一個市場合約開始平倉操作;
如果在強平過程中任意時刻賬戶保證金比率回到100%之下,則強平結束。
注意: 強制平倉的詳細記錄可在“平倉歷史”中查看。
常見問題
Q1: 如何降低強制平倉風險?
合理選擇槓桿倍數
倍數倍數增大,風險增大。
新手建議從較低的槓桿開始,這樣即使市場波動增大,用戶也有更多的時間調整持倉或追加保證金。密切關注標記價格
合約交易使用標記價格來計算盈虧和保證金比率。標記價格根據現貨指數價格和溢價指數計算得出,是約定市場當前的合理價格。密切關注標記價格變化,有助於判斷何時需要調整持倉或追加保證金。在交易時提前設置止損止盈
可以在市場突然出現時自動執行,防止虧損擴大或鎖定現有利潤。此功能尤其適合無法時刻關注市場的用戶。合理管理倉位
避免將所有資金投入到單一合約中,分散倉位可以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對賬戶的影響,從而減少強平風險。及時追加保證金
關注倉位情況,在市場出現不利變化時及時調整策略或追加保證金,從而有效防止強平。
Q2: 逐倉和全倉模式下的強制平倉有何不同?
逐倉模式: 賬戶中每個倉位的保證金相互獨立計算的,觸發強平之後產生的虧損只會影響相應倉位的保證金。
例如以100 USDT,10倍槓桿開倉,僅需10USDT作爲保證金。該倉位觸發爆倉經過強平後,損失上限爲10 USDT。
全倉模式: 全倉模式下,所有倉位共用一個保證金比率,觸發強平時,不論倉位是盈利還是虧損,都有可能被平倉,系統會依據流動性從大到小對市場進行排序,並按順序進行強平。強平結時,賬戶內的倉位可能全部被拋售,也可能留下部分倉位,具體取決於在強平過程中賬戶保證金比率能否回到100%及以下。
Q3: 什麼是保險基金,它與強制平倉的關係是什麼?
保險基金來自強制平倉時的剩餘資金。
如果強平時的成交價優於破產價格,差額部分將加入保險基金。若標記價格突破破產價後仍無法成交,則使用保險基金進行補償。
Q4: 自動減倉的流程是怎樣的?
在強制平倉後,若市場無法消化剩餘倉位,且保險基金不足以覆蓋損失,自動減倉(ADL)系統將選擇收益率最高的反方向倉位進行減倉。